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新闻

作者来源:中国吉安网   金川28
网址:http://www.w600kjp.cn/a/www.zhongzhi.com/

语音朗读:

          重点推荐:突发:韩国检方对全能神教会信徒恶意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入境韩国的汪某某立案调查!

            一旦逾期,会对申贷人的信用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综上大家可以看到,今天的营销运营维度不断提高,运营的层次和关联度越来越丰富和复杂。预计下半年PPI同比降幅或将继续收窄,中下游制造业企业营收将持续改善,工业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平稳。

            对此,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逆周期调控力度加大的背景下,8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大规模反弹,是新增信贷的主力,这意味着当前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还会保持较强韧性。数字经济浪潮下,榕树贷款会坚持科技驱动创新转型,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利用AI技术持续提升数字化营销服务水平,助力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强调,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民政部门和文明办要加强制度供给,强化对婚宴服务经营者的日常监管和行政指导,做好新人结婚登记时的提示提醒,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促进制止餐饮浪费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影片几乎囊括了现今好莱坞所有顶级动作演员,片中打斗戏份占比超80%。

            贵公司完成区内主体设立及海关注册手续后,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向海关申请开立加工电子账册、设备电子账册。可以说,一带一路让乌兹别克斯坦离海洋更近了。

          突发:韩国检方对全能神教会信徒恶意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入境韩国的汪某某立案调查!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民藏 中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新疆:因地制宜下好用水一盘棋 做好发展水文章

          2023-09-18 08:31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疆着力用好资源禀赋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好用水一盘棋 做好发展水文章

          本报采访组

          水美天山,润泽万物。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和生态之基,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近年来,新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用足用好独特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以河湖涵养生态、润泽经济、繁荣人文、滋养民生,凝心聚力做好发展水文章。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随着一台核桃采摘机启动,枝头的核桃纷纷落地,农户兰成平俯身捡拾装袋,脸上写满丰收的喜悦。

          金秋九月,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柯柯牙镇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陆续进入收获期,承包了13亩核桃林的兰成平早早就忙碌起来。“这些年,温宿核桃越来越出名,我今年预计能收入10多万元。”兰成平算起账来。

          “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茫茫戈壁,一刮风,黄沙漫天,眼睛都睁不开。”温宿县林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主任阿不都外力·亚生介绍,为了防风固沙,当地大面积种植核桃等林木,渐渐改善了生态环境。

          核桃树耐旱,每年只需浇五六次水,不用投入过多精力管护,产量又稳定;同时,核桃树枝繁叶茂、根系深厚,对防风固沙作用不小。

          为了果优价更优,温宿县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延长核桃产业链条,加工核桃酱、核桃油等产品,积极帮助农户开拓市场。2022年,当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左右。

          小核桃,大产业。绿了荒滩,富了农户。戈壁滩上的“绿色奇迹”不止一处。

          喀什地区泽普县特色富民产业园鲜果基地,成排的果树向远处延伸。很难想象,这里也曾是戈壁滩。

          鲜果基地负责人张国军介绍,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全力打造鲜果品牌。万亩鲜果园铺陈戈壁滩,有效发挥了防风固沙作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戈壁滩上种果树,如何解决用水问题?泽普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艾合买提·艾海提介绍,泽普县通过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田间节水工程建设等,进一步强化农业灌溉节水措施,预计2023年可新增节水1033万立方米,结余的水量可用于特色鲜果产业发展和生态补水。

          生态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沿着公路驱车向前,胡杨林匆匆闪过。不待转移目光,悠扬婉转的歌声便响彻耳畔,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哈德墩镇奥普坎艺术家村落到了。

          村口露天舞台上,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翩翩起舞,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一曲《塔里木河》欢快灵动,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哈德墩镇的干部介绍,“母亲河”塔里木河穿村而过,在此形成“之”字曲拐,造就了冲积平原,滋养着两岸的湿地和胡杨林。

          为了让胡杨林和湿地更好地发挥生态屏障作用,哈德墩镇持续加强天然林草资源保护修复、建设生态林,通过对胡杨林及其周围草场引洪灌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胡杨林防风固沙作用明显,有效抑制了沙进人退。”沙雅县林草局党组书记赵宇翔说。

          近年来,当地在生态保护基础上,依托塔里木河、胡杨原始森林、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业。来自各地的绘画、摄影爱好者来到奥普坎村采风,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一条河滋养一片林,一朵花带富一个村。

          位于玉龙喀什河畔的和田市伊里其乡亚甫拉克村因玫瑰花而闻名,但“玫瑰村”如今的富民产业已经多点开花。

          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造型别致的葡萄架和凉亭、粉刷一新的农家庭院……漫步亚甫拉克村,生态宜居的乡村风貌处处可见。

          “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6.5万元,2023年计划收益112.9万元。”亚甫拉克村第一书记洪净介绍,村里种植玫瑰花已有上百年历史,但过去种植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随着特色农产品加工厂在亚甫拉克村民族特色产业园区落地投产,村里和周边开始大面积种植玫瑰花。

          “访惠聚”(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邀请农技人员对村民进行培训,培养种植能手。经过几年发展,村民累计种植玫瑰花1090亩。

          玫瑰产业蓬勃发展,更多投资商寻“香”而来。入驻该村产业园区的艾穆杜国际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阿地力江·阿不都艾海提介绍:“我们利用当地玫瑰花、核桃、无花果等,生产果酱等土特产品。”

          为充分发掘玫瑰花种植资源,提升玫瑰花附加值,伊里其乡还为亚甫拉克村购置玫瑰花冻干机设备;同时着力打造“一村一景”,以玫瑰花为特色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农家乐特色餐饮,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对口援疆激活内生动力

          从塔里木河畔到天山脚下,从大漠戈壁到悠悠绿洲,一条条平坦笔直的柏油路、一栋栋特色民居、一个个产业园见证着新疆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背后,少不了援疆干部的付出。

          各援疆省份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带来资金、人才、技术,量身打造富民产业。

          北京持续推进“组团式”产业援疆,在夯基础、保运营、抓招商、强服务、树品牌等方面统筹谋划、全面发力,助推和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十年,共实施产业援疆项目296个,投入资金46.15亿元,解决就业8.8万人次。

          葡萄长廊、明湖水系、音乐喷泉、花卉观光区、龟兹小剧场……走进库车市乌恰镇甬库振兴村,满眼江南景致。

          2020年,浙江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在乌恰镇选址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曾经与戈壁荒滩为邻的一个小村庄,如今成了现代化旅游新村。

          “3年多来,甬库振兴村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按照田园、家园、乐园‘三园一体’思路打造现代化旅游新村,在此基础上植入多种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库车市委副书记杨勇介绍,库车土地广袤,特色农业不少,旅游资源很丰富,如何盘活优势资源,是援疆干部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了实现经济“输血”变“造血”,宁波援疆干部还在当地建立科创中心,引进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近30名,结合当地实际,专注于研究棉花等大田作物新品种选育、土壤分析改良、瓜果蔬菜种植等。

          “我们培育的‘甬甜9号’甜瓜,进一步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同时大力推广设施化、精细化种植技术,让种植甜瓜效益越来越高。”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马二磊介绍。

          泽普县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鲜西梅正在生产线上经历一轮又一轮清洗,再经过三蒸三晒等工序变成消费者喜爱的果脯产品。

          作为首批落户喀什的上海市援疆企业,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发展,已形成基地种植、农户收购、加工生产、渠道销售农业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带动种植农户2000余户,有效促进附近农民就业增收。

          29岁的图尔荪古丽·麦麦提是附近的村民,5年前来到这家公司做库管工作。从不会写出库单到熟练掌握各项技能,她的工资也从2000多元涨到3500元。“我以前在家种地、看孩子,现在有了稳定收入,家里还买了小汽车呢。”图尔荪古丽·麦麦提告诉记者。

          (采访组成员:本报记者徐雷鹏、温素威、韩立群、胡仁巴、李亚楠、王靖远、李晓晴、孟繁哲,执笔:徐雷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8日 03 版)

          【责任编辑:韩雅洁】
          返回顶部
          赏帮赚
          无障碍浏览